中国投影仪出海,红海厮杀后的价值升维战

“这台中国投影仪改变了我对家庭影院的认知。”YouTube千万粉丝的科技博主@Mrwhosetheboss在评测极米Horizon Ultra时感叹道,视频中他强烈安利了这款产品的一流色准和声画体验,这条点赞超25万的视频评论区,充斥着 “重新定义投影仪”的惊叹。

(来源:YouTube)

据Steelcase研究院调研,2024年海外中产家庭选购智能设备时,将中国品牌纳入选择的比例同比提升17%——中国出海品牌们正在撕下“平替”标签、冲击高端市场,在跨境电商渠道上,正从“跟跑者”蜕变为“领航员”。【头部卖家如何抢占市场渠道,实现高端化出海!?5月15日亚马逊全球机遇论坛·杭州站,与业内多位亿级大卖面对面交流。点此报名

01

全球投影仪市场的中国机遇

2023年,中国投影仪市场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投影机国内市场销量为586.4万台,同比下降5.1%,这是在经历了2018年-2022年连续五年增长后的首次下滑,主要源于疫情后消费环境下行,消费电子品类整体承压;大屏电视、平板大幅降价,挤占智能影音市场。

但与此同时,同年全球投影机市场出货量却逆势增长5.2%,全球市场渗透率从2019年的6%提升至2023年16%,这一反差印证——海外市场正成为中国品牌突破增量的新机遇。

这样的数据表现并非昙花一现,深究来看,是源于中国投影仪品牌的技术创新红利和供应链话语权。据洛图数据,2023年中国投影面板全球占比达62%,中国整机制造在全球占比超过75%,其中中国品牌占比超过七成——在供应链端,中国厂商已掌控从光机模组到显示调校的全产业链能力。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仍充斥着100美元的简易投影机,它们大多以传统灯泡为主、显示技术落后,外观设计笨重陈旧;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升级,为中国品牌在技术和性价比层面实现“降维打击”提供了空间。

极米财报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极米实现境外市场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18.94%,占总营收的31.89%, 尤其在跨境电商渠道表现亮眼:

·在以均价200-350美元的投影仪产品为主的亚马逊平台上,极米凭借便携小巧的MoGo系列,在亚马逊DLP智能投影机出货量稳居前列。

·极米主打技术科普的矩阵号@xgimitech,在Instagram、TikTok上共俘获近二十万名“科技发烧友”,视频播放量破亿级。

同时,在高端市场上,极米售价超1500美元的Horizon系列满足高净值客户需要,连续斩获欧洲市场家用投影仪销售额第一。

从国内内卷到海外掘金,或许我们能通过回望极米等出海先锋品牌的发展之路,总结出中国投影仪“游向深水区”的实战经验。

02

征服全球市场的“通关密码”

“极米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四阶段。2016年左右,极米通过美国Indiegogo、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试水出海;2018年采用‘合作定制’模式,与百度合作打造‘阿拉丁神灯’一炮而红;2021年我们组建系统性团队,重点投入亚马逊,转向DTC销售的加速期,2022年至今,不断开拓欧美、东南亚线下渠道,总计入驻门店6100余家,经销商网络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极米相关负责人告诉98出海,极米四次“冒险成功”,离不开对本地化策略的坚持。

·产品本地化:比用户更懂用户的“读心术”

在爱普生、索尼等巨头盘旋的日本市场,极米注意到消费者对产品外观和精细化设计要求极高,日本主妇不愿意把“笨重的黑盒子”摆在客厅破坏装修风格。

为融入日式极简家居,极米科技的全资日本子公司AladdinX以吸顶灯为灵感,开发“顶部下射”、低噪声技术,融入蓝牙音箱,设计了于智能投影仪、音响和吸顶灯三合一的创新形态产品。

不仅外观好看、不占空间,且性能完备、运行噪音小,还通过APP与智能家居系统无缝衔接,一经上市便大获成功,在乐天等平台斩获高复购率,被誉为“与iPhone问世媲美的革命性产品”,连续五年畅销。

反观欧美市场,消费者购买需求大多是为打造高端家庭影院,10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占主导地位。

“欧洲人跟我们消费习惯不一样,他们会仔细研究YouTube测评,而且非常注重产品细节,甚至遥控是不是物理按键、有没有一键直达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都会影响消费决策。”相关负责人表示,极米相当重视欧洲产品线的技术迭代,且积极以线下卖场的消费者反馈“反哺”开发。

比如,消费者购买时常考虑流媒体兼容性,极米便与Netflix达成合作,预装专用快捷按键;而部分“性能党”关心亮度自适应、智能对焦、梯形校正等功能,极米则针对性开发色彩调校工具,以护眼三色激光技术,同时满足高色域、高对比度、高亮度,其Horizon Ultra在AVSForum等专业论坛获得高度认可。

·渠道本地化: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渗透

极米观察到,欧洲国家的零售市场仍以线下渠道为主,除头部平台外,电商渠道呈现长尾零散分布,跨境品牌较难通过自营线上渠道获客。于是,品牌通过“垂直展会+经销商模式”推广线下起量,成功实现销量高增长。目前,极米在法国消费电子前三大连锁家电卖场(FNAC、Darty、Boulangar),一共进驻了450家门店,预计2024年欧洲市场线下渠道覆盖率超60%。

而北美线下卖场入驻要求高,沃尔玛、 HomeDepot、BestBuy大多倾斜给本土品牌,极米则“曲线救国”,先以亚马逊撕开市场缺口、积累口碑,获得线下KA买手认可,再逐步拓展线下。如今,极米在北美市场覆盖Bestbuy 800+家店铺,实现亚马逊、独立站和垂类卖场“三管齐下”。

·营销本地化:“平台定制+内容共创”打造现象级传播

在价格敏感但社交活跃的东南亚市场,极米以平价、便携且多功能的MoGo系列为主推,联合本土红人拍摄产品介绍视频和日常植入。

如博主@techjoyce将极米投影仪赠与妈妈,作为小屏手机的观影替代,为产品加上送礼场景;而科技数码博主@giftgecko则是一改硬件参数的介绍,融入户外花园使用场景中,重点介绍其轻便、高亮度、高分辨率等适配优势。

真正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销售渠道位移,而是产品、品牌文化的转译能力。极米的成功证明,中国品牌完全可以通过精细的本土化运作,在高端市场实现从“追赶者”到“主导者”的蜕变。

03

技术“破壁”抢占高端市场

2020年以来,白牌厂商凭借平价LCD产品快速崛起,直接导致全球行业均价下滑。为抢占市场,不少品牌陷入了“增量不增利”的内卷,在各大细分市场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局。

它们意识到,影响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实现跃增的主要因素绝非销量,而在于高端产品市占率的高低。要打破这一循环,技术破壁与高端市场突围成了生死战。

以极米为例,自2018年起,品牌尤为注重打磨技术、开发优质新品,斥资打造宜宾极米光电智能光电产业园,重点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2021年,极米自研光机技术成功量产,推动其毛利率从2019年的23%提升至2023年的31.25%,并实现了从镜片研磨、光学模组到整机组装的产业链闭环,也为其冲击高端市场打下基础。

如今,极米的产品、技术频频破圈——2023年,极米发布Dual Light(混合光源显示技术),使投影仪不仅有媲美影院的画质观感,还实现健康护眼功能,撕开了高端市场突破口;2024年7月,圣罗兰创意总监亲自为极米HORIZON Ultra设计定制了皮质版本,用高端设计赋能产品外观,拉高品牌调性。

不仅技术上追求“硬件参数”,极米更注重提升用户体验的“软件配套”。如墙面自适应技术,实现无幕布也能完成色彩校准,解决了家居环境限制;云台一体化设计,支持镜头135°悬停,让用户解锁“在床上躺平看电影”的新体验。

这种以开拓多元场景为锚点的创新目标,正倒逼供应链“提质增效”。极米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极米将深耕车载投影领域,进一步释放跨界势能。而与新能源车企合作的开发的“座舱影院”方案,对耐高温光机模组、抗震动结构件等精密制造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驱动极米完善供应链韧性升级。

从2018到2025年,极米从依赖海外供应到自主掌控核心技术,一步步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准,带头制定了40+行业规范,捧回了红点、GOOD DESIGN、iF设计奖等100多项国际大奖。当然,这场高端化“长征”还有许多未竟之役,如中美贸易博弈下存在隐忧;品牌溢价能力和用户认可度仍有待突破;以及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的一体化体验等更高要求。

站在2025年,中国投影仪品牌正面临本土存量市场竞争到全球突围的“二次生长”,极米作为出海先行者,提供了转型迭代的又一范式。未来,随着中国品牌在价值升级的道路上深耕——向高端市场要利润、向多元场景要空间、向核心技术要未来,或许全球消费者不仅会见证更多“中国智造”的惊艳蜕变,更将看到一个由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在全球价值链上书写新的坐标。

文/98出海  封面/图虫创意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站点推荐

98IP
98IP提供全球8000万优质住宅IP代理,支持Http和Socks5协议,确保100%高质量IP。
98TG
98TG全球网址导航社交流量生态圈 · 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精准社交媒体一站式引流推广。
TG-NEWS
最新的Telegent咨询,各种TG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