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智能秤卖500美元,它做独立站年收近6亿

题图来源 | pexels
疫情催化下,消费者的健康焦虑转化为智能健康市场的爆发动能,原本蛰伏的赛道被瞬间激活。
Statista 数据显示,2025 年数字健康市场收入将达到 1630.6 亿美元,2025-2030 年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在 6.14%。
伴随市场爆发而来的,是智能健康产品的扎堆涌现,以及赛道内的“卷生卷死”。Apple、飞利浦等国际巨头携技术优势重兵布局,新锐品牌也在细分市场进行贴身肉搏,几乎每个赛道都挤满了想分杯羹的玩家。
在这样的混战中,2008 年就入场的法国健康科技品牌 Withings,早早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它以智能秤为切入点叩开市场大门后,就逐步延伸至血压计、睡眠仪等品类,慢慢织成一张覆盖家庭日常健康管理的生态网。
根据数据追踪网站 ECDB 的统计,2024 年,Withings 仅独立站渠道的年销售额便达到 8300 万美元(约合 5.90 亿元人民币)。
在激烈厮杀中,Withings 如何在一众竞争者中站稳脚跟,并持续收割市场?
做智能秤填补市场空白
2008 年,移动互联网借着 iPhone 的热度席卷消费市场,Withings 也在这股浪潮中诞生。
当时有大多数企业还在扎堆追逐手机生态的红利,Eric Carreel 与 Cédric Hutchings 却带着从前做通信设备积累的技术和行业经验,在法国创立了 Withings。他们瞄准了一个更细分却更贴近用户需求的赛道:让健康监测走出医疗机构,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这在当年还是一个市场空白,彼时,消费者若想了解基础健康数据,需要专门前往医院。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好为日常化健康监测产品的落地提供了生长空间。
顺着这个思路,Withings 把“医疗级技术民用化”定为产品发展方向,以预防为核心,重构现代消费者的健康管理逻辑。
对于品牌的首款产品,Withings 没有选择更复杂的健康设备,而是从高频使用的体重秤切入。品牌成立一年后,便推出智能秤 Wi-Fi Body Scale,这也是全球第一款能联网的体脂秤。

图源:Withings
这款产品不仅能测量体重与脂肪量,还可以通过 Wi-Fi 将数据同步至用户的 APP,更能对接谷歌健康、微软 HealthVault 平台、DailyBurn 等饮食运动类网站。
如此,原本局限于医疗场景的基础检测,成功下沉至家庭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低、使用更便捷的健康管理工具。与此同时,这款智能秤可与 iPhone 无缝联动的优势,让它成功进驻苹果全球门店,为 Withings 抢占了智能健康行业的先发优势。
基于此,Withings 的潜力很快便被资本市场看中,2014 年获得 2350 万欧元融资,形成以电商为核心的全球化布局。其后,在 2016 年被诺基亚收购。
然而,被收入诺基亚麾下的 Withings,却逐渐“泯于众人”。从产品线来看,自加入诺基亚以来,Withings 几乎未有大动作,销售额与产品矩阵也没有明显的突破。直至两年后,诺基亚宣布剥离数字健康业务,创始人 Eric Carreel 顺势回购全部股权,Withings 才得以恢复独立运营,并重新启用原品牌名。
兜兜转转绕了一圈,反而让 Eric Carreel 更加理清了品牌前进的方向。
他曾在复盘时坦言,此前团队过度对标竞争对手 Fitbit。Fitbit 凭借健身追踪器走红,2015 年 IPO 估值超 3.5 亿美元,Withings 也将视其为追赶方向,但没能看清两者的核心差异。因为,Fitbit 的核心赛道是“健康+运动”,而 Withings 的根基始终落在健康上。

图源:Withings
想通这一点后,Withings 深耕健康赛道,进一步聚焦“对用户健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开发,不再追求表面的功能堆砌,而是聚焦健康监测的核心场景。
确定主线任务的 Withings,也再一次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2020 年,在 Gilde、Eurazeo 和 BP France 的支持下,Withings 完成了 5300 万欧元的 B 轮融资。
此后,随着新冠疫情爆发,居家健康需求迎来井喷,恰好踩中这一风口的 Withings,不仅产品需求激增,品牌影响力也随之进一步扩大。
ECDB 数据显示,2024 年,仅独立站这一渠道,Withings 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 8300 万美元。在 2025 年 9 月,其独立站的月收入为 700 万美元,发展可以说是十分稳定了。
不过,Withings 是如何具体落实“对用户健康有实际价值”这一产品理念的?
围绕用户需求搭建产品矩阵
笔者观察到,Withings 的产品布局始终以高频使用的日常用品为出发点。
2011 年,靠智能秤初步打开市场大门后,Withings 再度盯上了家用健康监测里的一块空白。它推出首款智能血压计,再次把医疗级监测功能装进了家用设备。
而作为起点的智能秤也在持续迭代中,2015 年 Withings 推出的 Body Cardio 智能秤引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技术,直接拉高家用监测的门槛。到 2021 年,发布的 Body Scan 智能秤能在 90 秒内完成 15 项健康指标检测,覆盖体成分分析、心血管评估等核心需求,进一步强化了智能秤的全面监测能力。

图源:Withings
在智能秤的功能打磨上,Withings 还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设计了差异化模式。针对孕期人群,其模式可辅助健康增重与体重追踪;针对婴幼儿照护,婴儿模式让看护者只需抱起宝宝,就能轻松完成体重记录;针对运动员群体,专属模式可更精准追踪身体成分。
就连不愿通过数字查看体重变化的用户,Withings 也特别设置了闭眼模式,提供更温和的追踪选择。
截至目前,Withings 的智能秤系列包含极简入门、家庭基础监测、专业健康分析、心血管专项监测等多种款式,能够多元覆盖不同用户的需求。其中,主打旗舰级健康分析的 Body Scan 定价 499.95 美元,长期处于官网智能秤系列的销量第一梯队,用户接受度极高。
此外,Withings 也开始加快品类拓展的节奏,聚焦可穿戴设备与家用健康监测的结合,一步步强化多场景的健康监测能力。

图源:Withings
先是推出的混合智能手表 Activité,不仅没有跟风做单一运动功能,反而开创了“传统腕表设计+健康追踪”新品类。之后几年,Withings 再度开扩这个品类,推出的 Steel HR Sport 智能手表,靠 25 天长续航解决频繁充电的痛点;ScanWatch 系列也新增了 ECG 与血氧检测,一步步提升了可穿戴设备的日常监测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 AI 技术的成熟,Withings 也给产品注入了更多智能关怀。像新推出的 ScanWatch Nova 手表、概念产品 OMNIA 智能镜子,都不再只是简单的记录数据,而是靠 AI 给用户出更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特别是在 IFA 2025 展会上,Withings 新发布的可穿戴产品 ScanWatch 2 及升级版 HealthSense 4 平台,新增基于 AI 的预测性健康追踪功能。用户通过这些功能可监测 30 余种生物标志物,提前发现疲劳、睡眠质量问题乃至常见疾病发病风险。
这也意味着,Withings 的产品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监测工具,而是有了主动预警、提前干预的能力,把“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理念落到了实处。

图源:Withings
而在硬件之外,Withings 还靠软件和服务搭起了一个完整的健康闭环。其推出的“Withings+”订阅服务,包含个性化 AI 健康助手 Withings Intelligence、心脏检查等内容,用户可选择每月 9.95 美元或每年 99.50 美元的订阅方案。
从用户数据来看,Withings 的产品也确实戳中了用户长期健康管理的核心需求。根据官方数据,在买了智能秤的用户里,90% 在一年后还会定期用,甚至有 50% 的用户十年后依旧保持着定期使用的习惯。

图源:Withings
整体来看,Withings 没有局限于某一款产品,而是围绕日常生活场景,用不同品类的设备覆盖健康监测,再靠软件和服务形成闭环,让监测真正融入用户生活。
全渠道营销强化用户心智
一直以来,Withings 的目标受众都很明确,是那些既追求前沿健康管理技术,又看重设计美感的人。这类群体大多经济条件优越,也是智能家居和健康设备领域中乐于尝试新品的用户。
为了更好触达这类人群,Withings 走的是线上、线下联动的多渠道路子。
在线上渠道,独立站是 Withings 的核心阵地。其官网导航采用极简主义设计,在呈现简洁美学风格的同时,还能优化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从流量表现来看,Withings 的线上渠道已形成稳定且庞大的用户基数,每月平均访问量超 100 万。Similarweb 数据显示,2025 年 7-9 月,Withings 独立站总访问量超 443 万。
其中,直接流量与自然流量占比近 80%,大量用户通过直接输入网址以及通过搜索引擎自然检索进入,可以看出 Withings 已建立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且用户忠诚度较高。

图源:Similarweb
在社媒渠道上,Withings 以 Youtube、Facebook 等社媒平台为主搭建了营销矩阵。根据观察,Withings 的社交营销重点倾向于视频类内容。
不过,这类视频内容并非简单罗列产品,而是深入解读产品优势,同时融入品牌宣传活动,通过场景化内容让用户产生代入感。在 Facebook 上,Withings 极为注重社区运营,不仅分享长文干货、同步线下活动动态,还会在评论区与粉丝互动,进一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同时,Withings 还会与家庭健康博主、健身领域专家及科技评测达人合作。这些合作者的专业背景为内容提供专业支撑,让信息更真实可信,又利于扩大活动覆盖范围,渗透到不同的用户圈层中。

图源:Youtube
另外,科技评论网站与健康类平台也是 Withings 的重要推广阵地。在多渠道协同作用下,Withings 目标用户能持续接触到品牌信息。这不仅能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反复强化用户对 Withings 认真打造健康监测产品这一核心认知。
在线下布局,Withings 紧扣“体验”和“专业”两个关键词。一方面,与 Apple Store、Best Buy 等头部零售渠道开展深度合作,在核心商圈的门店内设立专区。陈列智能手表、智能秤等主力产品,让用户能够直观感受科技与健康融合的场景价值。
另一方面,也和 Boots 药店、Cleveland Clinic 这类医疗机构搭上线,把血压计、睡眠监测仪放到健康等相关区域。靠医疗场景的加持,Withings 进一步凸显产品的专业属性,成功塑造品牌形象。
BrandArk 观品牌
虽然被收购让 Withings 经历了短暂挫折,但回归后它在智能健康市场依旧能持续保持热度,关键就在于精准抓住了用户需求,踩准了差异化竞争的节奏。
它早早避开赛道的同质化内卷,把“医疗级技术民用化”作为核心方向。不堆砌无用功能,只聚焦日常健康监测的刚需,还在高频使用的智能秤找到突破口,一步步搭建起覆盖家庭场景的健康产品生态。
这让它不被市场内卷带偏,始终守住用户核心价值,也由此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竞争力。
友情提醒:98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