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商新规强制卖家实名,平台不能“甩锅”了?
题图来源 | pexels
跨境电商圈再起波澜。
俄罗斯政府会议近日批准了一项重磅法案草案,剑指数字中介平台,一场史无前例的强监管风暴正在席卷这片电商热土。
新规重拳出击,卖家、平台面临“紧箍咒”
新法案的核心直指平台运营透明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格里戈连科掷地有声地表示,新规将设立数字平台运营的基本法则:
1. 卖家实名制落地:
所有市场卖家必须通过国家注册机构进行严格身份验证,从源头杜绝“幽灵卖家”。
2. 合同条款强制透明:
平台必须确保与卖家签订的合同条款清晰、透明,杜绝模糊地带。
3. 平台责任压实:
平台不再能仅以“中立市场”自居,新规将明确其在交易纠纷、消费者保护中的关键责任。
这一系列举措并非无的放矢。俄罗斯电商市场近年狂飙突进,分析公司 BusinesStat 数据显示,2024 年市场支出预计高达 8.6 万亿卢布,同比激增 42%。副总理更在 4 月坦言,“超过 50% 的贸易已实现线上化”。然而,繁荣背后暗流涌动,假货、售后纠纷等问题日益凸显。
有消费者曾遭遇“维权马拉松”:在知名平台购入假手机,退货后卖家矢口否认收货,消费者被迫耗费两月提供监控录像才艰难维权。“如果平台不把自己定位成单纯的‘中间人’,这事或许本可避免。”该消费者的无奈,道出了监管缺位下的普遍困境。新法案的出台,正是为了终结此类乱象。
图源:tadviser
全球同频共振,电商强监管成国际趋势
俄罗斯并非孤例。放眼全球,新兴电商市场正集体告别“野蛮生长”,步入强监管时代:
越南:铁腕打假,平台“守门人”责任落地。越南电商协会主席“仅 2% 平台商品合规”的惊人言论震动业界。随即,越南工贸部重拳出击,明确电商平台需承担商品质量管控核心责任,强制下架违规商品、清退不良卖家并严防其“换马甲”重来。2024 年上半年战绩斐然:超 3.3 万件违规商品下架,1.1 万个违规店铺被处理。
图源:thanhnien
印度:剑指巨头垄断,维护公平竞争。印度执法机构对 Flipkart、亚马逊展开突击调查,质疑其通过算法偏袒关联卖家(如操纵搜索结果排名),挤压中小卖家生存空间,破坏市场公平。尽管巨头声称合规,但监管利剑已然高悬。
时代洪流不可逆:合规经营成唯一出路
俄罗斯新法案的推出,连同越南、印度的雷霆行动,传递出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号:全球跨境电商的“草莽红利期”宣告终结。
对消费者:强监管是大浪淘沙的过滤器,假货、欺诈、售后无门等乱象将大幅减少,整体消费安全与体验将迎来质的飞跃。
对卖家:规则重塑,合规成本上升,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透明、更有序的竞争环境。依赖灰色操作、钻漏洞的卖家将被无情淘汰。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将产品合规、诚信经营、消费者权益置于首位,方能在强监管时代赢得未来。
监管风暴已至,全球电商市场正经历深刻洗牌。无论平台还是卖家,只有顺应合规化大潮,将根基深植于透明与诚信的土壤中,才能在这场时代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俄罗斯的重拳,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