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收”税务预警短信!就算接到税局电话也不用慌
10月以来,跨境电商卖家“谈税色变”。继跨境电商平台向中国税局报送卖家信息后,大量卖家在10月底收到了税务提示短信,称卖家申报的销售收入少于平台报送的金额,然而就在昨天,又有不少卖家二次收到税局发来的“预警短信”。
此次卖家收到的短信内容与之前的几乎一致,只是部分卖家收到的短信中,提到了“再次进行核实确认”。不少卖家迷惑:为什么有的卖家收到了,有的卖家却没有收到?收到短信之后该如何处理?
01 卖家“二收”税务预警短信
11月5日,有卖家称自己第二次收到了税局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您申报的今年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少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收入金额。请您再次进行核实确认,如申报错误,请及时更正。
图源:社交媒体
本次短信中的措辞有所升级,因此部分卖家感到“恐慌”。有卖家在群里表示,10月28日收到短信之后,结果昨天又收到了税局发来的短信,目前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此外,不少收到税务局“二次核实”短信的跨境卖家纷纷在一些社媒平台焦虑发帖,讨论收到第二波短信的心慌,以及对如何重新税务申报的迷茫。
一位深圳卖家发文称:“收到提示短信那一刻心跳加速,根本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财务也一头雾水。”
另一位广州卖家则表示:“我们用的是第三方ERP系统,和亚马逊后台数据对不上,税务局却以平台数据为准,太不公平。”这些声音反映出卖家在面对监管升级时的无助与困惑,也揭示了当前税务监管与行业实际之间的落差。
根据大部分帖子的内容,目前大部分跨境卖家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收入怎么报?用销售额还是回款额”、“平台费用没发票如何处理”、以及“涉及哪些税种”这几大问题上。【税务合规方面该如何解决?98出海特邀税务专家线下详解操作指南,一次性解决卖家税务合规痛点!点此报名】
很多卖家抱怨,由于平台费用、物流成本高企,销售额与回款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按销售额缴税将大幅压缩其微薄的利润空间。还有卖家担心,现有的核定征收或简易申报模式将不再适用,需要建立更正规、成本更高的财务体系。
那么,第二次收到税务预警短信的卖家,目前到底该如何处理?【现在添加合规顾问,即可加入税务合规交流群,和众多卖家交流税务情报,掌握一手消息,还能领取《税务合规实战指南》,立刻扫码。】
02 没接到税局电话的卖家不用慌
针对卖家遇到的问题,98出海也向专业人士进行了咨询。弘智程咨询创始人黄敏告诉98出海:“这个短信都是税局系统发的,如果卖家在收到短信后没有接到来自税局的电话,那么卖家大可不必惊慌,先静观其变就好。”
黄敏称,目前不论是收到短信的、还是收到短信再接到电话的,其实只是小部分的卖家,即使卖家接到了税局的电话,也只是去税局进行当面解释,实际接到后续电话并被要求修改报表的卖家更是寥寥无几。
“目前多数卖家尚未补税,仅少数小规模店铺选择补缴1个百分点以求安心,大部分企业选择等待观望,部分卖家已与税务局达成暂不申报的一致意见。”黄敏补充道。
因此,跨境卖家不必过度焦虑,只要如实申报、没被税局约谈,那么正常运营即可,毕竟当下正处跨境销售旺季,备战的工作不能停。
此外,关于亚马逊的报送问题。目前报送需要按销售额报,正确的做法是销售额要全额申报(含未结算部分)对应亚马逊后台“总销售额”,哪怕货款没到账,也要按发货当期入账。因为回款金额不能直接替代销售额,回款是销售额减去佣金和广告费,仅是到账凭证,需单独核对。
如今税务合规的技术门槛和人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尤其对中小卖家而言,可能意味着财务重构甚至业务模式调整。如同一位卖家的高赞评论写道:“以前靠‘灵活操作’还能活下来,现在连报税都要请专业团队,小卖家怎么撑?”与此同时,大量卖家也在希望税务部门能提供更明确的整改指引和数据对接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并非“一刀切”。据一名接近税务部门的知情人士表示,虽然税务总局已获取亚马逊等平台的店铺数据,但因行业特殊性暂未采取“一刀切”监管,目前仍处于走访调研企业阶段,后续或将基于调研结果制定下一步举措,例如根据不同营收规模制定分级监管、阶梯式征税标准。
而关于多店铺卖家的申报以及税收问题,业内人士称,关于同一实控人下多个店铺法人主体的税务申报问题,目前尚无明确政策,相关部门已了解此业态特殊性并向上反馈,跨境企业只需等待国家层面的明确指引即可。
过去,跨境电商的“低门槛”吸引了海量入场者,但也滋生了“劣币驱逐良币”。如今涉税信息报送新规的实施,是跨境电商行业迈向成熟规范的必经环节。
此次深圳、广州税务局集中发出《税收风险提示函》,是一次警示,也是一种倒逼机制,企业唯有正视问题、主动整改、系统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作者对该作品拥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转载请联系本文观察员,违规转载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