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扫地机大卖的平台占比变化,背后的品牌出海新选择
关于品牌出海,中国商家是否应该有更多选择?今年双11前,一批品牌的行动显示,情况有所变化。
1. 亚马逊上跑出的“工程师品牌”
长期以来,扫地机出海以线下渠道为主导。头部品牌通过布局欧美线下体验店、锁定高净值用户,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但线下渠道门槛极高,单店年均成本超10万美元,对资源有限的中小品牌而言几乎难以承受。
而今天介绍的清洁家电品牌ILIFE,却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坚持纯线上布局,依托亚马逊、速卖通两大平台拓展全球市场。在亚马逊,其凭借功能稳定的基础款产品一度跻身北美线上前三;
今年海外双11前,ILIFE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在速卖通的备货量,拉升到8万台。借助“海外托管”模式,ILIFE快速渗透欧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在部分新兴市场,150美元左右的扫拖一体机连续多月稳居品类销量榜首。
“坚持纯线上品牌,是因为线下开店还不是我们的选项,投入太高、周期太长。”ILIFE总经理缪群毅表示,品牌更倾向于“跟着平台走”,平台布局到哪里,市场就拓展到哪里。这种“平台导向”的拓展策略,不仅大幅降低了渠道成本,还精准触达了对“高性价比清洁家电”有强烈需求的中端用户。
不同国家的需求差异,也为中端产品打开了广阔空间。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电商渗透率虽低,但需求旺盛,用户偏好高性价比清洁家电;欧美市场则有大量家庭聚焦清洁效率与实用性,这些需求与中国品牌的中端定位高度契合。
过去,行业内普遍以“功能多寡”论英雄,品牌盲目叠加AI避障、自动集尘等高端功能,导致研发成本年均增长18%,但这些功能的用户实际使用率却极低。与行业的无效创新不同,ILIFE更专注于用户真实痛点。扫地机用户的核心需求始终是清洁效率,具体包括吸力、续航、毛发防缠绕等,而非香薰、自动烘干等炫技功能。
七年前,ILIFE基于欧美用户“厨房硬地油污难清理”的反馈,率先推出“活水洗地机器人”,比同行早六年布局该赛道,首年即拿下欧美中端市场25%的份额。针对养宠家庭常见的“毛发缠绕”问题,品牌从第一代硅胶刷开始迭代,最终形成“中间断开式刷体+内置切割刀片”的解决方案,将相关投诉率从30%降至5%以下。
“用户要的不是炫技,而是实实在在的清洁效果。”缪群毅强调,ILIFE品牌始终把资源集中在核心功能优化上,正是这种聚焦,让专注中端市场的ILIFE走出了差异化路线,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2.在内卷竞争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
ILIFE在中端市场的突围,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工贸一体+平台差异化运营+用户需求驱动”三大能力的协同发力。
中国扫地机产业基础扎实,供应链覆盖研发、制造、测试全链路,核心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强,这为中端市场布局提供了先天条件。ILIFE的工贸一体模式,进一步筑牢了其供应链壁垒。
缪群毅对98出海表示,全链路自主把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幅提升了产品迭代速度。从收集用户需求到产品落地,ILIFE仅需6-8个月,远快于行业平均的12个月。针对东南亚用户的“小户型偏好”,ILIFE 3个月内就推出迷你款扫拖机,上市即成为爆款;收到用户反馈风道易堵后,1个月内便完成优化,使堵网率下降40%。
ILIFE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需求收集-分析-落地”机制,这也是其产品力的核心来源。品牌售后团队每天整理用户反馈,每周召开跨部门会议,聚焦高频刚需痛点迭代产品。例如,将产品续航从120分钟提升至180分钟,可覆盖90%以上家庭户型;持续优化吸力与清洁模式,提升硬地、地毯等不同场景的清洁效果。这种“从用户中来,到产品中去”的逻辑,让产品始终贴合市场需求,也帮助品牌成功避开了行业“功能内卷”的陷阱。
平台差异化运营是ILIFE拓展市场的关键策略。在亚马逊,品牌主打功能稳定的基础款,有效降低高退货率风险;在速卖通,则上架功能更全面的产品,并借助“海外托管”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时效。2024年速卖通平台3倍的业务增长,正是这一策略的直接成果。
缪群毅表示,专注很重要,善于借势平台政策能实现“事半功倍”。如果中小品牌资源有限,单靠自身难以解决物流、营销等难题,选择“服务型平台”合作至关重要。优先考虑能提供“物流履约+品牌背书+本地化支持”的平台,比如速卖通的“海外托管”模式,品牌只需备货到海外仓,平台便会负责配送(3-5日达)、售后,甚至提供网红KOL合作资源;“Brand+”频道则能为品牌提供正品背书,帮助用户快速建立信任。
“信任是靠细节积累的。”缪群毅表示,用户看到“本地现货”标签、收到快速配送的产品、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自然会对品牌产生好感。
3.品牌出海,今年双11如何在两大平台中找到平衡
伴随国家市场的探索,ILFE也在不断调整亚马逊、速卖通等电商平台的生意占比。
面对2025年双11,ILFE将8万台扫地、洗地机加入了速卖通库存,这个数字是往年的2倍以上。调整的背后,是实打实的成本考量:“因为速卖通的整体运营成本只有亚马逊的一半。”
ILIFE的案例,也为中国清洁家电品牌出海提供了重要启示:无需在高端赛道与国际品牌硬拼技术,也无需在低价赛道与白牌产品内卷。只要聚焦中端用户的核心需求,筑牢供应链优势,以“平台共生”降低运营成本,以“用户需求反哺产品”构建差异化,就能在全球市场找到自己的“统治区”。
从市场潜力来看,全球扫地机市场仍在快速增长。其中,中端市场(100-200美元)占全球总需求的60%,年均增速达25%;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为品牌弯道超车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缪群毅表示:“负责亚马逊的团队人数是速卖通的2倍以上;平台佣金方面,速卖通为5%–10%,而亚马逊普遍在15%–20%;售后率上,亚马逊也高不少。在行业平均利润率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平台间的成本差异,直接影响着品牌的投入产出比与长期可持续性。”
在缪群毅看来,未来扫地机出海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技术回归实用性,简化版AI等功能将逐步渗透至中端产品;二是物流履约成为竞争关键,海外仓、本地配送能力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三是平台与品牌的共生关系深化,平台将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洞察与营销支持。ILIFE的下一步规划,也围绕这些趋势展开。
在技术上,ILIFE坚持“实用性优先”。缪群毅认为,AI避障、具身智能等技术不会消失,但会向“降本化”发展,简化版技术将逐步渗透到中端市场。比如品牌正在测试的“基础版AI避障”,通过优化算法降低硬件成本,未来可能搭载在200美元左右的机型上,但核心仍会回归“清洁效率”,不会为了技术而技术。
在产品策略上,继续坚持“痛点优先”,拒绝“功能内卷”。很多品牌陷入“功能越多越好”的误区,却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资源有限,更应聚焦核心痛点,建立“用户需求优先级”评估体系,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市场拓展上,ILIFE将跟随速卖通拉美、中东站点,复制“海外托管+Local+标签”的成功经验。比如在墨西哥,已将150美元的扫拖一体机备入速卖通海外仓,测试期日均订单超300单;在沙特,针对当地家庭“大户型、多地毯”的特点,优化产品吸力与地毯清洁模式,计划2025年实现品类销量TOP3。在平台占比上,2025年目标让速卖通占比超50%,进一步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中端市场不是过渡地带,而是一个可以长期深耕的赛道。”缪群毅总结道,“只要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用好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全球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98出海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98出海取得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