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回落,卖家们却不敢贸然降价
题图来源 | pexels
关税一波三折,卖家进退两难。
从 2 月份以来的关税风波,终于在 5 月 12 日的联合声明之后迎来了结果,美方对中国的关税降至 30%,24% 对等关税暂停 90 天,报复性关税全部取消。
不仅关税回落,卖家们最为关切的小额包裹的命运也似乎迎来转折:白宫官网发布行政命令,修正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小额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从 120% 降低到 54%,维持每件小额包裹 100 美元的从量关税,同时也撤销原计划从 6 月 1 日将小额包裹物品从良关税从 100 美元提高至 200 美元。
这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不少跨境卖家的焦虑终于得到了缓解:“物流应该会降价了,不用纠结产品降不降价了。”
一名小卖家在社交平台写到:“5 月 2 日,全托管死了,5 月 12 日,全托管又活了。”但也有美区卖家在骑鲸出海的交流群中说道:“T86 最好别回来了,最好 Temu 的全托管也别回来了。”
不想让 Temu 全托管活过来的卖家其实很好理解,毕竟 Temu 全托管的“卷”到极致的低价,试过的卖家很少有不骂的。但是对于没有资本与实力配置海外仓,尝试半托管的小卖家来说,全托管自发货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小成本创业方式。眼看着全托管有复活的可能,这位小卖家有继续以小包直邮的模式投入美区的打算。
而对于可以海外仓发货的卖家来说,关税的起伏似乎没有发生过一样。
Kris 是一家玩具企业的跨境电商运营,他向骑鲸出海说到:“我们公司的玩具不算便宜,但是我们也不做跨境小包,即使现在只剩下 54% 的税率,加起来还是不便宜。尤其是对于那些白牌低价产品来说。”自从特朗普加关税以来,Kris 公司的产品在美国亚马逊上没有涨过价,“这段时间全靠公司在美国的海外仓在清库存,所以价格一直没涨。”
涨价是一门学问,毕竟要代替卖家面对美国海关,不少物流与货代企业,在特朗普加关税之后就先应声涨价,先代收税金,再多退少补成为他们当时的共识。但卖家们面对上涨的物流成本却不敢贸然而涨,毕竟在平台上涨价就意味着店铺与商品流量的下降,商家们希望的是“要涨大家一起涨”,但如果“有搅局的,那就玩不下去了”。
一位做厨房小家电的卖家就很困惑:“明明物流等成本就涨了 15%,同行怎么还能继续降价,我涨还是不涨价?”另一个主营户外家具的卖家也感到无奈:“关税调整之后,竞品价格一周就变三次,我一旦跟不上节奏,转化率直接腰斩。”
因此价格涨不涨还要看物流和货代,在骑鲸出海的跨境电商分享群里,有的货代与物流服务商也在关税下降后,主动和卖家们告知了降价的准备,美区卖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有的卖家也在社交媒体上对物流货代们也颇有微词:“关税都降了 115% 了,货代们降价信息怎么还没发过来呀?涨价倒是积极得很。”货代和物流服务商其实也有点憋屈:“等政策落实之后马上就下降,不是说来一个通知马上就要下调。有的客户也不理解,货物在运输途中有时间差,刚看到降关税就来提降价,你也得看是什么时候发的货呀。”
尽管物流费用的下降也可预期,但卖家们还不敢贸然降价,低价的全托管其实也很难卷土重来,毕竟对等关税暂缓的 90 天内,谈判结果如何?特朗普还会不会反复无常?尚未可知。而尝到了海外仓和半托管甜头的卖家们,也无所谓了。
有位财经博主用一句话“省流”地解读了关税的回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这一个月里的观望、纠结、焦虑,让卖家们很难当这一切都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