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逼高美国物价,二手“闲鱼”平台成年轻人的香饽饽
题图来源 | pexels
今年以来,美国因贸易政策调整,尤其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导致家具、电子产品、电器等多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促使消费者消费行为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 ThredUp 发布的《2025 年转售报告》及多项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美国 Z 世代(1997-2012 年出生)和千禧一代(1981-1996 年出生)正大量转向购买二手商品,以规避关税带来的高昂成本,这一趋势正在加速并深刻影响美国二手市场的发展格局。
关税冲击下,二手商品备受追捧
2025 年,美国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实施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对进口商品加征 10% 的基准关税,涵盖家具、电子产品、服装、皮革制品等多个领域。这一政策直接推高了进口商品的零售价格,尤其是依赖海外供应链的商品价格上涨明显。例如,一张全新的进口沙发或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售价较此前上涨了数百美元,令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据耶鲁预算实验室估计,若无其他政策干预,关税引发的通胀将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多支出约 3800 美元。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麦肯锡调研显示,2025 年 5 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较第一季度下降了 32%,关税成为仅次于通胀的主要担忧因素。
在关税压力和经济不确定性双重影响下,Z 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消费策略表现出明显的转变。ThredUp 报告指出,68% 的这两个世代消费者曾购买过二手商品,且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他们更倾向于通过 Facebook Marketplace、eBay 等线上平台以及当地旧货店购买二手家具、电子产品和家电等。
这些消费者选择二手商品的原因多样:
价格优势明显:二手商品价格远低于全新商品,尤其是在家具和电子产品领域,能够有效节省开支。
个性化与复古风格受欢迎:复古家具不仅价格实惠,还具有独特的设计感,满足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的需求。
功能保障:许多二手电子产品和电器经过检测,功能可靠,性价比高。
环境意识增强:年轻消费者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二手消费符合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书籍、家居装饰、户外用品等品类的二手交易也日益活跃,二手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规避价格上涨的多样化选择。
二手市场的增长与收入群体的消费差异
二手市场的增长不仅仅是经济压力的产物,更受到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转变的推动。ThredUp 数据显示,2023 年美国二手服装市场达到 430 亿美元,增长率是传统服装市场的 7 倍,预计到 2028 年将增至 730 亿美元。全球范围内,二手市场的扩张速度远超传统零售,预计到 2030 年,约 20% 的服装将通过转售市场获得,到 2040 年,这一比例可能高达 80%。
这一趋势背后有几个关键驱动力:
经济环境压力:超过 60% 的消费者认为二手商品“物有所值”,约 55% 表示若经济环境持续不稳定,他们会更加节俭和谨慎消费。
环保意识提升:越来越多消费者将二手消费视为减少环境负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数字平台推动:Facebook Marketplace、eBay 等线上平台极大便利了二手商品的买卖,降低了交易门槛,扩大了市场规模。
消费习惯改变:Z 世代尤其倾向于购买二手商品,甚至在汽车等大件商品上也选择二手,以应对高昂的新车价格。
调研还揭示了不同年龄和收入群体在消费调整上的明显差异。Z 世代和千禧一代更积极调整消费方式,尤其是更倾向于购买二手商品;而婴儿潮一代(1946-1964 年出生)则较少改变消费习惯,更倾向于减少非必要支出而非转向二手。
收入水平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低收入群体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品牌和二手商品,这一趋势在年收入低于 10 万美元的消费者中更为明显。而高收入群体则较少改变消费习惯,但在经济压力加大时也会适度调整非必需品的支出。
可以预见,关税政策带来的价格上涨和经济不确定性,正在促使美国消费者普遍采取更加谨慎的消费策略。数据显示,约 50% 的消费者计划推迟购买电子产品、配饰、珠宝和外出就餐等可自由支配品类,而必需品支出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越来越多美国的 Z 世代和千禧一代凭借其灵活的消费观念和对数字平台的熟悉,迅速拥抱二手市场,成为推动二手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出海商家可关注下这一趋势,积极调整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