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近千万美金,它靠睡眠耳机火出圈

pexels-pixabay-269141.jpg

题图来源 | pexels

Singlecare 在 2025 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超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失眠困扰,高达 80% 的人都渴望改善自己的睡眠。特别是在美国,5000 万-7000 万成年人被睡眠问题所扰,这一现象已成为一种社会痛点。

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传统药物治疗因存在依赖性、耐药性等问题,逐渐难以满足长期健康管理需求,而水晶玉石等玄学手段也凭借心理安慰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的睡眠产品也正用更具象、更科学的助眠手段开辟新的战场,从智能手环、白噪音机到助眠 APP,细分品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赛道竞争持续白热化。

其中,2022 年成立的美国睡眠耳机品牌 Ozlo 算是后起之秀,但其旗舰产品 Ozlo Sleepbuds 预售便成为大爆品,在 Indiegogo 和 Kickstarter 两大众筹平台分别斩获 816 万美金、141 万美金,近 3.6 万支持者用真金白银,为 Ozlo 入市打响了第一枪。

这个在巨头环伺、细分赛道持续内卷中起步的品牌,Ozlo 是如何成功抢占用户心智的?

啊.png

图源:Ozlo

在传承中做品牌迭代

与其他 DTC 品牌不尽相同,Ozlo 品牌的搭建并非从 0 开始,而是起于对全球顶尖音频科技公司 Bose 睡眠业务的收购。

彼时,Bose 因战略调整决定关停睡眠业务,三位主导过 Bose 健康睡眠项目的老将 N.B. Patil、Charles Taylor、Brian Mulcahey 嗅到了新的发展机会,他们开始思考能否创立一个全新的品牌。

经过多轮谈判,他们成功收购了 Bose 睡眠产品线的核心技术。2022 年,Ozlo 正式成立。但显然,若仅仅依靠老东家的技术而不做创新,品牌很难走得更远。

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坎:如何在借助 Bose 技术的同时,摆脱旧品牌的影子,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对于这个难题,Ozlo 选择从行业痛点切入,当年,市场上充斥着各类睡眠监测设备,手表、腕带、背带、戒指可谓应有尽有,但大多只是冷冰冰地告知用户睡眠质量不佳,无形之中加剧了睡眠焦虑,鲜少真正触及入睡难题的核心。

这让 Ozlo 坚定了继续深耕睡眠耳机的决心,因为根据其市场分析,噪音才是睡眠的“头号杀手”,从枕边人的鼾声、隔壁邻居的声音、到脑海中的生活和工作焦虑,这些干扰正是现代人辗转难眠的根源。

啊2.png

图源:Ozlo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用户需求,他们沉入亚马逊、百思买等平台的海量用户评论中,尤其对 Bose 前代产品的使用场景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

他们发现用户最在意的两点分别是舒适度和功能性。于是,Ozlo 继承了原产品的人体工学设计精髓,进一步将产品做得更轻、佩戴更舒适,确保用户侧卧时也感受不到耳机的存在。

而在功能上,Ozlo 也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全新设计的蓝牙模块支持流媒体播放,用户只需通过专属 APP,即可轻松自定义白噪音或导入第三方助眠内容,打造个性化的睡眠音效。

此外,优化后的声学算法更是一大亮点,在延续低频降噪能力的基础上,新增了睡眠质量监测功能,能够精准记录用户的睡眠周期,为改善睡眠提供科学依据。

2023 年,全面升级的 Ozlo Sleepbuds 正式面世,首发价格 299 美元比 Bose 此前的产品还要贵上 50 美元,但产品上线 indiegogo 和 Kickstarter 后仍火热出圈:在 indiegogo 共拿下 816 万美金的众筹,支持人数高达 29959 名;在 Kickstarter 上也斩获近 141 万美金,获得 5747 名用户青睐。

啊3.png

图源:indiegogo

这股热度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2024 年 10 月,Ozlo 获得一轮由 Arc Ventures 领投的 1200 万美元融资。

而能在睡眠市场撕开一道口子,Ozlo 睡眠耳机 Sleepbuds 的产品逻辑更是值得一探。

智能家居出海竞争激烈,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

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逻辑

此前,联合创始人 N.B. Patil 也曾多次公开强调,“Ozlo 不会用花哨的数据仪表盘来告诉用户太胖、动作太慢、吃得不够好或睡得不好,Ozlo 不想只发现问题,更要成为解决问题的品牌。”

这种做品牌的思路也奠定了 Ozlo 务实、可靠的品牌基调,通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逻辑,来逐步建立用户信任。

这首先体现在初代产品的硬件设计上,Ozlo Sleepbuds 堪称“细节怪”,从佩戴舒适性到敏感体质适配都做了深度优化,每项功能都透着对用户体验的全方位考量。

全睡姿适配的无感佩戴设计

目前,Ozlo Sleepbuds 配有 4 种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适配不同耳型需求。

而区别于传统耳塞的外凸设计,Ozlo 采用的硅胶材质柔软、耐用,伞状耳塞头可轻柔贴合耳道,搭配柔韧耳翼与耳廓紧密契合,无论是侧卧、仰卧等睡姿都能稳固佩戴,同时有效分散耳部压力。

此外,Ozlo 还特别选用低致敏材质,对多数敏感人群友好,整夜佩戴几乎无异物感,兼顾舒适性与实用性。

啊4.png

图源:Ozlo

创新睡眠算法

Ozlo Sleepbuds 的入耳式伞状结构先通过物理阻隔形成降噪第一道防线,内置的 Beta 睡眠算法可精准识别入睡状态。

当系统判断用户入睡后,会自动减弱当前播放的音频,并根据预设模式切换至三种方案:持续整晚播放掩蔽音轨、定时播放后保留被动降噪、或渐入静音并维持降噪功能,助力深度睡眠。

集成智能化体验

通过手机 APP,用户可自定义助眠音效、设置闹钟、查看电量,还能同步 Audible、Spotify 等第三方应用播放睡前音频。

此外,设备内置的个人闹钟采用轻柔唤醒模式,避免惊扰使用者或伴侣;完成初始设置后,即使脱离手机也能独立运行,兼顾智能化与使用的便捷性。

啊5.png

图源:Ozlo

个性化睡眠监和隐私保障

续航设计采用类似 AirPods 的充电模式,配备专用充电盒并支持 USB-C 接口充电,单次满电可提供最长 10 小时续航,满足整夜使用需求。

这种充电盒的便携设计也进一步延长使用周期,减少频繁充电的困扰,提供稳定的续航。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盒不仅只有充电的功能,其内置环境传感器,充电时可实时监测房间噪音、光线及温度数据,次日通过 APP 生成个性化睡眠报告,为睡眠优化提供参考。

在数据安全方面,所有生物识别数据均本地处理,用户可自主管理信息权限,从技术层面保障隐私安全。

凭借几项硬核实力,Ozlo Sleepbuds 也获得 2025 年 CES 创新奖耳机与个人音频类别奖。

截至目前,Ozlo 的产品线以睡眠耳机为核心,配套提供耳机盒、数据线等配件。

值得关注的是,Ozlo 还推出了新的硬件订阅服务,用户每月支付 26 美元,可获得全新或准新的 Sleepbuds、三种尺寸的耳塞套、便携充电盒、睡眠声音库、双向免费送货及终身保修服务。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硬件一次性销售的逻辑,通过持续性服务体系提升用户粘性。

啊6.png

图源:Ozlo

但远不止于此,在用初代 Sleepbuds 以解决实际痛点打开市场后,Ozlo 还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持续深挖。

笔者了解到,Ozlo 目前正在参与临床试验,评估其在耳鸣治疗中的效果。据其调查显示,美国耳鸣患者多达 4000 万-5000 万人,而传统诊疗需要患者多次前往听力机构进行评估和定制方案。

由此,Ozlo 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耳鸣治疗更普及,提供更便捷的居家解决方案。2024 年融资中的部分资金正用于推动该疗法的 FDA 认证,这项技术已吸引大量耳鸣患者关注,让尚未上市的新产品提前引发市场热度。

从初代产品的面世,到二代产品的研发,Ozlo 的产品逻辑已见雏形,其始终围绕“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来进行,这也让其渐渐在睡眠赛道上站稳脚跟,摆脱旧有品牌的昔日光环。

BrandArk 观品牌

在品牌营销方面,Ozlo 目前仍以线上渠道为核心阵地。产品初期通过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的预售活动来验证市场需求,积累首批核心用户。这种线上布局进一步延伸至社媒矩阵搭建,Ozlo 已完成 YouTube、TikTok、Instagram、Facebook 等主流平台的账号布局,并在 Ins 等渠道启动广告投放。

但据笔者观察,Ozlo 在内容创作这一块,暂未形成完整体系。以 TikTok 为例,其视频内容场景较为单一,吸引力不足,内容输出也缺乏系统性,用户互动深度还有待加强。

啊7.png

图源:TikTok

不过从品牌动作看,Ozlo 正在优化社媒传播的连贯性,并通过固定更新频次强化用户记忆点,未来有望通过更系统的内容运营提升品牌认知度。

总的来看,笔者认为,Ozlo 睡眠耳机在众筹平台的大卖并非偶然,当友商还在用数据检测“找问题”的时候,Ozlo 已经开始进一步到“解决问题”的阶段了。

毕竟对用户而言,比起花花绿绿的宣传,把耳机做得足够舒服,让噪音消失得足够彻底,让改善睡眠回归简单,这种朴素的产品逻辑反而更容易打动人。

而 Ozlo 后续产品将带来哪些创新,也更加让人期待。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站点推荐

98IP
98IP提供全球8000万优质住宅IP代理,支持Http和Socks5协议,确保100%高质量IP。
98TG
98TG全球网址导航社交流量生态圈 · 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精准社交媒体一站式引流推广。
TG-NEWS
最新的Telegent咨询,各种TG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