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税短信第三轮突袭,有人最高补税百万

题图来源 | pexels
税务局短信接二连三的发送到了各位卖家的手机里。
从 10 月底的首轮预警,到 11 月 5 日又有卖家们收到了补税通知。
11 月以来三轮短信+电话轰炸,福建、浙江、广东、深圳、宁波等地的卖家几乎全员中招,有人调侃“这哪里是提醒,分明是步步紧逼的合规大考”。
值得注意的是,年销售额 500 万元似乎成了绕不开的分水岭。无论是零申报,还是按回款申报,又或者是按销售额申报的跨境卖家,均收到了二次核对的提醒。
年销售额低于 500 万的中小卖家,收到的是短信提醒,核心就一句话:“再核对三季度的增值税销售收入,错了赶紧改,别影响纳税信用”;
而年销售额超 500 万的大卖,直接收到了《税收风险提示函》,上面明晃晃列着三大问题:没及时认定一般纳税人、漏缴印花税、平台上报的收入和报税数据对不上,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会计账册、租赁凭证、收付款记录等全套资料,要么补税要么举证自己没违规。
目前,税务系统已经和各大电商平台数据全面打通,自动比对申报数据,人工核对即将成为过去式。有连续 2022-2024 年一直亏损但流水却不小的企业,直接被系统标记为重点核查对象,限期自查清缴,想蒙混过关的基本走不通了。
补税压力已经实打实落到了卖家头上。之前首轮提醒后,就有卖家主动补税,结果算下来“利润直接腰斩”;现在二轮、三轮提醒过后,大卖的日子更难过,有卖家晒出的缴款截图显示,补税金额高达百万余元。
结合业内讨论及相关政策的信息来看,不同规模的跨境企业面临的补税压力不同:
1、年销售额不超过 120 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 30 万元),基本不受新规影响。
2、增值税以年销售额 500 万元为分水岭:年销售额在 120 万元至 500 万元区间,按 1% 计税;年销售额超过 500 万元,按 13% 计税(例:年销售额 1000 万缴税 130 万)。
3、企业所得税以年利润 300 万元为分水岭:年利润不超过 300 万元,按 5% 税率征收;年利润超过 300 万元则按 25% 税率(例:年利润 1000 万缴税 250 万)。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各地执行口径不一样,像广告费、FBA 仓储费这些无票成本,到底能不能抵扣、抵扣多少,说法五花八门,不少想合规的卖家反而犯了难:“不是不想交税,是真不知道怎么申报才不亏”,甚至有人被逼得只能暂时零申报。
其实税负规则早已清晰,但真到执行层面还是让人肉疼。
此前,有卖家靠“拆分主体设空壳公司”的赛维模式避税,现在被明确警示有合规隐患;没有报关单的买单出口更是行不通,代理出口必须披露完整上下游信息,想钻空子太难。
预计这波短信还会持续到年底,税局要把平台数据和申报数据全面核对。目前,卖家需要做好这些事情:
卖家应尽快成立进出口权,完成备案,开展合规申报,避免第四季度数据推送带来的风险。
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提供充分证据,争取合理解决方案。
优化多店铺运营模式:签订关联法律文书,进行 SKU 归并,降低申报难度和成本。
做好供应商管理:要求供应商开票,如无法开票,采取核定征收等方式处理,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灵活应对数据推送:根据平台和税务部门的数据推送情况,灵活调整申报方式和策略,避免税务风险。
最后提醒大家,别信“包处理”“零税率”的违规方案。先咨询当地税务局跨境组,摸清执行口径再操作,和同行抱团取经才靠谱。
友情提醒:98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