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35英镑免税时代或将终结!中国卖家如何闯过“税收生死线”?
英国最近搞了个大动作!2025 年 4 月,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公开说,要审查低价值商品进口税收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打算终结实行多年的小额进口商品免税政策。该政策调整不仅将重塑英国本土商业格局,更折射出全球跨境电商监管的新趋势,如果调整真的落实,那么可能将在跨境电商圈引起新一波“关税地震”。
01、政策转向:从“网购友好”到“保护本土”,英国打响税收反击战
2025年4月,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一纸声明掀起轩然大波:“价值低于135英镑的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即将成为历史。”这项延续了多年的“网购福利”,曾是英国人享受中国3英镑手机壳、土耳其5欧元地毯的“快乐源泉”,如今却成了本土零售商的“眼中钉”。
“我们不能再坐视本土商业街沦为全球电商的倾销场!”里夫斯的发言直指政策失衡。数据显示,2023年英国通过免税通道涌入10亿件商品,其中超七成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英国老牌百货John Lewis的CEO表示:“同样一件毛衣,我们含税售价120英镑,中国卖家免税直邮仅需95英镑——这根本不是公平竞争。”
案例直击:快时尚巨头SHEIN凭借免税政策,2023年在英国狂揽23亿英镑销售额,而本土品牌Primark同期利润下滑12%。伯明翰一家家族灯具企业因无法抗衡中国卖家“含税价=中国卖家免税价”的碾压,被迫关闭三家门店,裁员60人。
02、谁在推动变革?本土零售巨头的“生存保卫战”
这场政策调整绝非偶然。英国零售联盟(BRC)连续三年游说政府,炮轰免税政策是“合法税收漏洞”。以连锁超市Sainsbury's为例,其每年缴纳的增值税高达4亿英镑,而同类生鲜商品通过跨境平台进入英国时,仅因包装标注“个人用品”就能避税。
同时,英国的政策转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范围内跨境电商监管收紧的缩影。2023 年,欧盟宣布将与美国协同,逐步取消对低价值包裹的关税豁免;美国确认将在2025年5月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对 800 美元以下商品征税。
这种全球范围内的政策调整,反映出各国对 “数字经济时代税收主权” 的重新重视。在传统贸易体系中,低价值商品免税是为了简化管理,但在跨境电商以 “碎片化订单” 重构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部分国家认为海量免税商品可能已对进口国的财政收入和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估算,若维持 135 英镑的免税门槛,2025 年免税商品进口额将突破 700 亿美元,相当于英国本土零售市场的 15%,2024年因免税政策损失的税收高达48亿英镑,足以修建两座英吉利海峡隧道~
03、中国卖家如何破局?四条实战策略
面对政策变天,相关人士指出:“靠‘薅免税羊毛’躺赚的时代结束了,未来属于‘合规派’和‘技术流’。”
Ø策略一:供应链“化整为零”
案例:3C大卖泽宝在波兰建立海外仓,将耳机、充电宝等小件商品组合成“套装”发货,单包裹价值精准卡位135英镑以下,物流成本反降18%。
关键:通过海外仓分拣、组合发货,既合规又降本。
Ø策略二:含税定价“透明化”
案例:服装品牌Cider在商品页面新增“税后价”标签,消费者下单时自动计算关税,转化率不降反升5%。
数据:调研显示,60%英国消费者愿为“无清关风险”多支付3%-5%费用。
Ø策略三:产品“向上突围”
案例:安克创新将英国站重心转向200英镑以上的高端充电设备,利润率提升至35%,远超行业平均15%。(产品品牌化)
趋势:2024年英国高价商品(135英镑+)线上增速达27%,低价商品仅增长3%。
Ø策略四:市场“多线作战”
案例:快时尚品牌Cupshe一面深耕欧盟(仍保留22欧元免税额度),一面进军沙特(免税门槛较高),分散政策风险。
数据:布局3个以上市场的卖家,抗政策波动能力提升50%。
04、写在最后:后免税时代,谁能笑到最后?
英国政策调整像一面镜子,照出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当“低成本、低价格”的旧王座崩塌,“高合规、高效率、高价值” 的新王冠正在升起。
对于中国卖家,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
在东莞,一批工厂正研发智能家居产品,目标客单价直指200英镑;
在杭州,跨境电商园区里,VAT注册服务窗口排起长队;
在伦敦,菜鸟联合英国邮政开通“合规专线”,清关时效缩短至24小时。
正如亚马逊全球开店负责人所说:
“未来的赢家,不是最会避税的,而是最懂规则的。”当免税的“保护伞”收起,真正经历风雨的企业,终将在全球市场扎根更深。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8出海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